1995年,李安与一群毕业于牛津、剑桥、莎士比亚剧团的巨星合作,执导拍摄出他的第一部外语电影《理智与情感》。
这部影片,改编自英国作家简·奥斯汀的同名小说,也是她写作生涯中的第一部小说,主要讲述英国乡村青年男女的婚姻故事。
故事中,姐姐擅长用理智的头脑来控制自己的言行,遇事沉着冷静;妹妹个性奔放,情感有余而理智不足。
这让姐妹俩走向不同的人生,邂逅爱情时,也作出不同的回应。
不论主题、格调,还是幽默的语言,这部作品都与简·奥斯汀的代表作《傲慢与偏见》非常相仿,又是先后创作发表,因而被世人誉为姊妹篇。
作者所要表明的道理很简单:不论日常生活中的人情往来,还是终身大事的选择,都不应该感情用事,人要学会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情感。
否则,终将酿成大错。吃亏的,也终将是自己。
1、懂得克制,才是人间清醒
《理智与情感》中,达什伍德太太有三个女儿,个个美丽动人,各有品性。
作为家中长女,埃丽诺涉世较深,懂得喜怒不形于色,好恶不言于表,从某个角度而言,比母亲更加成熟持重。
她心地善良,性格温柔,具有敏锐冷静的头脑。
关于择偶,埃丽诺不以貌取人,不过分在意经济条件,她注重的是德行与修养。
她钟情的爱德华长得很一般,却具有卓越的见识,性情有点腼腆,在熟识的人面前才会表现出坦率、亲切的一面。
爱德华对功名利禄没有兴趣,也不羡慕奢华的物质享乐。他追求的,是安逸的生活和和睦的家庭。
埃丽诺从不对任何人妄下定论,她早就戒掉情绪,客观看待人事。因此,在确认爱德华的心意之前,她决定抹平心中偏爱,不言过其实,也不看得过高。
爱德华的到访,没有引起她的兴高采烈,爱德华的离别,也没有促使她失魂落魄。
实际上,她在努力克制感情,不想让自己的痛苦影响家人的心情。
女人的直觉告诉埃丽诺,爱德华喜欢自己,可他为何表现得若即若离?又为何从未诉说衷肠呢?
宴会中,一位叫露西的女子以炫耀的口吻故意向埃丽诺透露,爱德华已经和她订婚四年,有通信,还有她赠予他的画像为证。
面对这一打击,她没有哭哭啼啼地将伤心事告诉家人,博取同情,然后听母亲和妹妹声讨爱德华。
而是以极强的自控力克制激动和悲伤,进行理智的思索。
对于这种人间清醒,书上写道:
她知道,她从她们的忠告或是谈话里得不到帮助,她们的温情和悲伤只能增加她的痛苦。
她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反倒更刚强些,她能非常理智地控制自己,尽管刚刚遇到如此痛心疾首的事情,她还是尽量表现得坚定不移,始终显得高高兴兴。
埃丽诺相信,爱德华之前并非有意欺瞒自己,也绝不会喜欢露西这种愚昧无知的女人。他应该是隐衷的。
简·奥斯汀笔下的男欢女爱,总会经历山重水复,最终走向花好月圆。
事实如埃丽诺所想,爱德华是个讲究信义、刚直不阿的男人。
只不过,当年的不谙世故,让他沉湎于爱情的幻想,轻率地与露西定下婚约。
命运路上千回百转,缘分途中柳暗花明,埃丽诺与爱德华这对相互了解,相互爱慕的有情人,最终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夫妻。
2、感情用事,最容易被伤害
必须找到趣味相投的人一起生活,否则不会幸福。
这是玛丽安的婚姻观。
玛丽安是达什伍德家的二女儿,她和姐姐一样,眉清目秀,聪慧伶俐,爱读书,擅弹琴。
性情却与姐姐相反,言行轻率,高兴也好,伤心也罢,都放在脸上,对情绪毫无克制。
有一天,玛丽安散步时忽遇大雨,匆忙归途中扭伤了脚。正在附近打猎的威洛比英雄救美,抱起玛丽安送回家。
威洛比有着帅气迷人的相貌,性格活泼,感情充沛。最难得的是,他和玛丽安一样喜爱音乐、舞蹈,甚至喜欢同样的书籍。
两人只要有机会见面,就粘在一处,无话不谈,情意绵绵,完全不顾旁人嗤笑的眼光。
对姐姐提出的克制感情的建议,玛丽安置之一旁。她觉得,纵情而为并不会有失体面,克制感情的做法才不值得称道。
玛丽安不顾家中现实条件,欣然接受威洛比赠送的马匹。
埃丽诺指出,从一位结识不久,还不够了解的男人那里接受贵重礼物,实在欠妥当,玛丽安却固执己见:
“熟不熟悉,不取决于时间和机缘,而只取决于性情。对某些人来说,七年也达不到相互了解,而对另些人来说,七天就绰绰有余了。”
听起来无可反驳,而命运终将向她证明,这种观念何等不靠谱。
玛丽安不听劝告,将整颗心献给威洛比,卿卿我我,忘乎所以。外界甚至传言,他俩已私定终身。
威洛比的陡然离去让她茶饭不思,痛不欲生。再见面时,威洛比已经移情别恋,他勾搭上了一位漂亮的富家小姐!
玛丽安让他对此作出解释,他回信说,想与玛丽安解除婚约,还说自己从来没有爱过玛丽安。如果有,那只是她的误解。
还有更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,她们从某位可信任的朋友那里听闻威洛比从前的无耻行径:
在外地,他勾引无知少女,玩弄对方感情,等到厌倦了,就将她抛弃,使她陷入孤立无援的悲惨境遇。
仪表堂堂的威洛比,竟然是一个朝三暮四、背信弃义的渣男!
在这段经历中,玛丽安被欺骗,被伤害,已然算不幸。
然而她没有与威洛比结婚,从而避免可怕的婚姻,逃开更大的痛苦,却算是万幸。
经此一劫,玛丽安痛定思痛,学着克服天生的痴情,决定过一种清醒、自律的生活,将真情交付值得的人。
这种成长,正如书上的一句话:“这是真正的得救,实属万幸。”
3、活得过分现实,坑的将是自己
世上形形色色的人,愿用理智者少,易走极端者多。
这本书的译者孙致礼在序言中写道:如果说玛丽安吃了“感情有余、理智不足”的亏,那么,书中还有一伙人则是走了另一个极端。
这种极端,可以称之为“理智有余、感情不足”。
威洛比就是一个例子。
他是游手好闲的浪荡公子,没能力赚钱,却过惯大手大脚、攀富结贵的生活,为此欠债累累。
他立下一个人生目标,那也是他享乐的捷径:娶有钱的女人。
与玛丽安初初相识,威洛比想方设法地迎合她、讨好她,但不想回报以钟情。
因为他清楚,自己不可能娶这个没钱的女孩。
可是,面对一个可爱、率真又富有情趣的女孩,谁不会心有驿动呢?
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,威洛比发现自己开始动了真心。和玛丽安在一起时,他获得前所未有的幸福感。
情感提醒他,向真心喜欢的女孩求婚吧,那样就可以永远在一起;理智却警告他,玛丽安没有富裕的家境,娶她,日子不会好过。
他爱玛丽安,也知道玛丽安同样爱他。可他无法克服对贫穷的恐惧,心中爱意也抵御不了财富的诱惑。
为了钱,为了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,威洛比狠下心,与玛丽安解除婚约,转而迎娶一位并不喜欢的女人。
说到底,作为自私自利的机会主义者,威洛比宁可背叛感情,也要追求虚荣,满足贪欲。
这让我想到张爱玲《第一炉香》,里面的乔琪乔同样是吃软饭的公子哥,同样为了金钱娶一个他能够驾驭的女人。
嘴上说着情与爱,其实是利用与被利用。
乔琪乔与葛薇龙这对假面夫妻,一个太假太无情,一个很傻很痴情,两个极端的人,走到一起也是貌合神离,往幸福的反方向越行越远。
一个人,如果活得无情无义,再有钱有势,生命又有何意义?
“我一心想逃避相对的贫穷,其实,有了玛丽安的恩爱和友谊,贫穷一点也不可怕。如今我虽然发了财,但是我失去了可以使财富带来幸福的一切东西。”
这段话,是婚后的威洛比在玛丽安的姐姐面前开诚布公的自白。
错过了,才明白何为幸福。失去了,才知道什么最珍贵。
处世之道,他不是不懂,却义无反顾地走上歧途,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
活得过分现实,理智有余,不仅伤害别人,到头来也坑了自己。就像故事里的威洛比。
4、
简·奥斯汀在《傲慢与偏见》中写道:“只考虑金钱的婚姻是荒谬的,不考虑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。”
愚蠢,是因为感情用事,稀里糊涂,功利心太强,一厢情愿地把生活想得太简单。
荒谬,是因为理智过头,机关算尽,却不清楚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本末倒置,舍近求远。
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,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,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,才是智慧。
人来人往中,赤忱如火,清湛似水,既能拥抱现实,也能心怀梦想,方为境界。
两性保健产品,请关注公众号:蜜乐圈 备注:合作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alanbiji.top/2715.html